高价值赛事!2024年美赛MCM/ICM评审标准和评审流程有哪些?

美赛,即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承载了深远影响和挑战性的使命。这一竞赛横跨多领域,覆盖经济、管理、环境、资源、生态、医学、安全和未来科技等多个领域,展现着广度和深度的独特魅力。

一、评审标准

评委关心的是参赛小组的解题思路和建模过程,以及是否给出了清晰的描述,并着重检查论文:

是否对赛题给出了满意的解读方式,并对赛题中可能出现的模糊概念给予了必要的澄清

是否明确列出了建模用到的所有前提条件及假设,并对其合理性给出了满意的解释或论证;

是否通过对赛题的分析给出了建模的动机或论证了建模的合理性;

是否设计出了能有效地解答赛题的模型;

是否对模型给出了稳定性测试;

是否讨论了模型的优缺点,并给出了清晰的结论;

是否给出了圆满的摘要。

没有全部完成解答的论文不但是可接受的,而且如果在某些方面有创新并有独到之处,仍然可能获得较好的评审结果。

二、评审流程

论文评审的方式是盲评,通常在竞赛结束三个星期后的第一个周末进行。所有参赛论文均用唯一给定的编号统一识别,这个编号称为控制编号 (Control Number)。论文的作者姓名及其所在大学的名称均不得在论文中出现。

评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也称为初审阶段,每篇论文在此阶段中按质量分别归入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可以进入下一阶段评审的论文;
第二类是满足竞赛要求,但却不足以进入下一评审阶段的论文 (这类论文为合格论文),
第三类是不符合竞赛要求的论文 (这类论文为不合格论文)。

在初审阶段中,评审委员会设有一名主审及若干评委,每名评委负责大约 25 篇论文。每篇参赛论文由两名评委独立评审并打分。如果两个分数相差太远,则首先由这两名评委协商统一意见。如果意见无法统一,则增加第三名评委评审。当论文获得两个比较一致的分数时,这两个分数的和就是该论文在鉴别阶段的得分。主审和竞赛主席共同商定进入第二阶段评审的分数线,使只有略少于一半的参赛论文能进入第二阶段的评审。

在初审阶段中,每位评委平均只有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评审一篇论文,因此评委常常只能靠阅读论文的摘要判断论文水平的高低。所以,从论文能否通过第一阶段评审的角度看,(论文摘要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

通过第一阶段的评审后,参赛论文将被分为离散数学和连续数学两类分别进入第二阶段的评审。第二阶段的评审又分成若干轮,通过的评审轮数越多,论文评定的级别将越高。在进入下一轮评审之前,每篇论文都将经过多名评委的评阅。每名评委将会用 15 到 30 分钟的时间评审一篇论文。因此,为了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论文的写作必须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简单易读,同时将主要结果以最明显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第二阶段评审的最后一轮,将由所有评委共同讨论产生特级论文,而且必须经过竞赛主席和副主席的一致同意后才能最终确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