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时间,一场国际竞赛:2026年美赛(MCM/ICM)家长与学生必读指南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数学建模赛事,已成为众多学生提升学术背景、锻炼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2026年赛事临近,本文整合家长与学生最关注的实用信息,从竞赛价值、规则变化到备赛策略,助力高效备赛。

一、竞赛简介

美赛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COMAP)主办,始于1985年,分为数学建模竞赛(MCM)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两类。竞赛要求3名本科生组队,在4天内完成实际问题的建模、求解及英文论文撰写。2026年比赛时间定为北京时间1月30日6:00至2月3日9:00,结果于5月公布。

二、参赛价值

美赛的含金量体现在多方面。首先,其国际认可度高,获奖经历对保研、考研复试、出国留学及评奖评优均有显著助力。例如,国内多所高校将美赛奖项认定为保研加分项,H奖(二等奖)相当于省级竞赛奖项,M奖(一等奖)及以上更具竞争力。

其次,竞赛全面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与英文写作能力,这些素质是未来学术与职业发展的关键。

三、奖项设置与获奖率

美赛奖项分为多级,下表展示了具体等级及获奖比例:

奖项等级
英文全称
获奖比例
特等奖
Outstanding Winner
<1%
提名奖
Finalist
1%-2%
一等奖
Meritorious Winner
约7%
二等奖
Honorable Mention
15%-24%
成功参与奖
Successful Participant
60%-70%

整体获奖率(H奖及以上)约30%,但高等级奖项竞争激烈。需注意,评审中设有“淘汰线”,论文若未达基本要求可能仅获成功参与奖(S奖),因此严谨的模型设计与规范的论文写作至关重要。


♦  2026赛季MCM/ICM报名和组队进行中!♦ 

扫码帮忙组队,强大资源池等你来⇓

四、题型特点与选题策略

MCM与ICM共6道题,侧重领域不同,如下表所示:

题型
类别
特点
MCM A题
连续型
侧重物理、工程领域,需微积分、微分方程等数学工具
MCM B题
离散型
涉及图论、优化算法,适合计算机、数学背景学生
MCM C题
大数据
需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知识,强调数据处理能力
ICM D题
运筹学/网络科学
涉及网络优化、复杂性分析,适合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团队
ICM E题
环境科学
关注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跨学科建模能力
ICM F题
政策研究
偏向社会科学,分析政策效果,注重逻辑论证与数据支持

选题应结合团队知识结构,避免盲目追求热点。MCM题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ICM题需较强的文献调研与宏观分析能力。

五、团队配置与分工

科学的团队构成是获奖基石。理想配置如下表所示:

角色
核心技能
推荐学习工具
建模手
数学基础(优化算法、概率统计)、模型设计能力
MATLAB、Python(NumPy/Scikit-learn)
编程手
算法实现、数据处理、可视化
Python、R、SPSS
写手
英文写作、逻辑梳理、论文排版
LaTeX、Visio、Tableau

备赛阶段需模拟实战1-2次,磨合分工流程。跨专业组队可拓宽解题视角,如理工科与经管类学生合作。

六、时间规划与流程

4天赛程需严格管理时间,以下为推荐规划:

阶段
关键任务
时间占比
第1天
选题、文献查阅、确定模型框架
10%
第2-3天
建模求解、编程实现、结果验证
50%
第4天
论文撰写、图表制作、修改提交
40%

需注意,2026年提交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月3日10:00,建议提前1小时完成上传,避免网络拥堵。

七、论文写作核心要求

论文是评审的唯一依据,以下几点需特别关注:

1.摘要扼要说明问题、方法、结论,限一页内,避免空洞叙述。评委常据此初步分级。

2.结构包含引言、模型假设、建立与求解、结果分析、灵敏度检验、优缺点讨论、参考文献。

3.可视化图表需专业美观,推荐使用Python(Matplotlib/Seaborn)或Origin绘制,避免截图模糊。

4.规范性引用须标注来源,禁止抄袭。2026年新规要求论文总页数不超过25页(含附录代码)。

八、2026年规则重要变化

1.页数限制从20页调整为25页,覆盖摘要、正文、附录等全部内容。

2.提交流程改为在线提交(需团队控制号与顾问ID),网址为https://forms.comap.org/241335097294056

3.AI工具使用允许使用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但需在论文中明确标注应用范围与方式。

九、备赛资源推荐

真题与范文:COMAP官网提供历年赛题与O奖论文。

书籍:《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司守奎)、《A First Course in Mathematical Modeling》(Giordano)。

工具:Overleaf(在线LaTeX)、GitHub(代码管理)、Google Scholar(文献检索)。

美赛不仅是数学能力的竞技,更是跨学科合作与创新思维的锻炼。家长可鼓励孩子提前组队模拟,关注热点问题(如人工智能、气候变化),同时平衡竞赛与学业。通过科学备赛,学生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备赛的同学可扫码领取

【2014-2025美赛A-F真题集+数据集+MCM/ICM历年获奖论文集+备赛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