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ICM美赛获奖者对于2026参赛考生的建议,从组队到提交有哪些注意事项?

作为一名参加过美赛并获奖的"老兵",我深知备赛过程中的迷茫与竞赛时的紧张。202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即将来临,本文将从一个参赛者的角度,为你提供全方位的备赛策略和实战建议。


01. 团队组建:寻找你的"黄金三角"

美赛不是一个人的战斗。理想的团队配置是三人组合,能力覆盖​建模、编程和写作​三大板块。

建模手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创新能力,负责模型构建与算法设计;编程手要精通MATLAB/Python/R等工具,负责模型求解与可视化;写作者则需要出色的英文写作与逻辑梳理能力,负责论文撰写与格式优化。

跨学科组队往往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数学+计算机+经管的组合屡见不鲜,文理结合的团队也常常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新视角。

团队磨合至关重要。建议在赛前进行1-2次模拟实战,通过48小时的全流程模拟来测试协作流程,建立云端协作机制,避免比赛时出现职责重叠或空白。

02. 时间规划:96小时倒计时

2026年美赛的关键时间节点(均为北京时间):

阶段 时间 关键任务
​比赛开始​ 2026年1月30日6:00(星期五) 题目发布,开始选题
​比赛结束​ 2026年2月3日9:00(星期二) 停止建模工作
​提交截止​ 2026年2月3日10:00(星期二) 最终论文提交
​结果发布​ 2026年5月31日或之前 奖项公布

四天的时间分配决定了论文质量。基于往年优秀团队的经验,建议如下时间规划:

​第一天:选题与思路构建​​(20%时间)

上午:仔细阅读所有题目,进行初步头脑风暴

下午:深入调研选题背景,收集文献资料

晚上:确定最终选题,构建初步模型框架

​第二天:模型构建与求解​​(30%时间)

全天:模型建立、算法实现、初步求解

晚上:初步结果分析,调整模型方向

​第三天:论文撰写与深化​​(35%时间)

全天:论文主体撰写,结果深化分析

晚上:完成论文初稿,开始修改润色

​第四天:修改与提交​​(15%时间)

上午:最终修改,摘要精炼,格式审查

下午:最终检查,提交材料准备

晚上:提前提交(建议至少提前2小时)

科学作息很重要:首日禁止熬夜,次日适度加班,终日前夜集中攻坚。

03. 六类题型选择策略

美赛提供6道赛题(MCM3题+ICM3题),参赛队可任选一题作答。

​MCM题型​​:

​A题(连续型)​​:通常涉及物理、工程领域,需要微积分、微分方程等数学知识

​B题(离散型)​​:聚焦离散数学与算法,如图论、组合优化等

​C题(数据分析)​​:需要大数据处理能力,可能用到机器学习等方法

​ICM题型​​:

​D题(运筹学/网络科学)​​:关注优化、网络结构等方面

​E题(环境科学)​​:涉及生态系统、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

​F题(政策研究)​​:探讨社会政策、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建模

选题是成功的关键。不建议等题目发布后才开始选,应在竞赛开始前的一个月就对美赛的题型进行研究,分析往年优秀论文,找到最适合自己团队能力的题型。

04. 模型与算法:实用为上

模型选择不必追求复杂,合适最关键。所有题目都是综合多方面的模型进行求解的,而非单一模型。

常用模型/算法参考:

问题类型 常用模型/算法
​优化问题​ 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
​预测类​ 时间序列分析、机器学习算法
​评价类​ AHP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
​图论与网络​ 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网络流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关联规则

创新算法的应用使用得当会很加分。建模手要提前掌握基础模型,并准备好各种常用模型和创新模型的代码。

警惕常见误区:不要大篇幅复制模型的基本原理,尽量用示意图展示原理推导;任何公式都要结合题意给出解释;整个建模过程不能脱离题目。

05. 论文写作:美赛的灵魂

最终提交的只是一篇论文,因此写作质量直接决定奖项等级。

​摘要​是重中之重,评审人员往往花一两分钟看下摘要就决定是否继续阅读。应采用"问题-方法-创新-结论"四段式,嵌入关键词和控制号。优秀论文的摘要平均修改10次以上,一定要多留时间反复打磨。

​正文结构建议​​:

1.Introduction:背景、问题重述、工作概述

2.Model Assumptions:合理性是关键

3.Model Building:分步骤阐述模型设计

4.Results & Sensitivity Analysis:可视化展示结果,分析鲁棒性

5.Strengths & Weaknesses:客观评价模型

6.References & Appendices:规范引用,代码放附录

​写作细节注意​​:

时态使用要一致:当前发生用一般现在时;过去发生用一般过去时

排版:使用LaTeX排版更专业,正文建议12号字体

图表:图表要专业美观,避免截图模糊

页数与附件:全文不得超过25页(包括所有内容)

06. 数据与资源:站在巨人肩上

充分利用公开资源是美赛允许的。常用的数据网站包括:世界银行数据、美国统计局、美国劳工部、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统计网等。

文献检索技巧:

1.检索题目关键词:从题目背景中提取明显关键词

2.检索方法关键词:检索解题方法关键词

3.检索历年相似题:查阅优秀论文里的参考文献

07. 常见陷阱与规避策略

​严禁行为​​:

与队外人员讨论解题思路或直接要答案

抄袭:直接复制他人成果

数据伪造:篡改公开数据

身份泄露:论文任何位置出现校名、姓名

​AI使用声明​​:如果使用了大型语言模型等生成式AI工具,需在附录明确标注功能范围与校验方式。

​文件提交规范​​:

仅接受PDF格式,文件名必须为控制号

文件大小不得超过20MB

通过COMAP官网指定渠道提交

08. 获奖策略与评审内幕

了解奖项分布有助于设定合理目标:

奖项 全球比例 获奖要求
​特等奖​ <1% 模型创新性、解决逻辑、论文展示均达最高水平
​提名奖​ ≈2% 进入终审的顶级论文,解决方案逻辑严谨
​一等奖​ ≈7% 在建模、分析、结论等多方面表现优异
​二等奖​ ≈23% 完成所有问题要求,模型结构完整
​成功参与奖​ ≈65% 按规定提交完整论文但存在部分缺陷

评审规则注重

模型合理性(30%):假设条件与问题本质契合度

算法创新性(25%):经典方法改进或跨领域迁移

可视化强度(20%):动态交互图表>静态图表

敏感性分析(15%):参数扰动下的鲁棒性验证

伦理审查(10%):政策干预的公平性论证

初评采用快速筛选制,评委单篇论文阅读时间有限,重点关注摘要质量、图表信息密度和敏感性分析。


备赛的同学可扫码领取

【2014-2025美赛A-F真题集+数据集+MCM/ICM历年获奖论文集+备赛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