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COMAP)主办的国际性学术竞赛,旨在鼓励大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该竞赛自1985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赛事之一,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支队伍参与。
一、比赛时间
2026年美赛的关键时间节点已经公布。根据官方信息,比赛将以美国东部时间(EST)为准,各阶段时间安排如下:
注册截止:2026年1月29日(星期四)下午3:00
比赛开始:2026年1月29日(星期四)下午5:00
比赛结束:2026年2月2日(星期一)晚上8:00
报告提交:2026年2月2日(星期一)晚上9:00
结果公布:2026年5月8日
对于中国参赛者,对应的北京时间(UTC+8)为:
报名截止:2026年1月30日凌晨4:00
比赛开始:2026年1月30日凌晨4:00
比赛结束:2026年2月3日上午9:00
解决方案报告提交截止:2026年2月3日上午10:00
比赛持续4天,共96小时。参赛团队需在此时间内完成选题、建模、求解、验证及论文撰写全部工作。
二、2026美赛报名方式
报名参加2026年美赛需通过COMAP官网进行,主要流程如下:
1.顾问注册:团队指导教师需使用学校邮箱在COMAP官网创建账户。
2.团队注册:顾问登录账户添加队伍,生成团队控制号(Team Control Number)。
3.缴费:每队需支付100美元报名费(约合人民币700-800元),支持Visa、Mastercard或PayPal等国际支付方式。
参赛团队由1-3名同一学校的本科生或高中生组成,需配备一名顾问(可为学校教职工或学生)。每所学校可组建的队伍数量不限。
三、新赛季变化
2026年美赛在规则和流程上有一些重要更新:
页数限制调整:解决方案报告页数限制由以往的20页调整为25页。此限制包含摘要、正文、目录、附录、参考文献、代码等所有内容。
明确AI工具使用规则:新规则明确允许在竞赛中使用大型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工具,但必须在附录中明确标注其功能范围与校验方式。
新的在线提交流程:组委会推出了新的在线提交流程(https://forms.comap.org/241335097294056)。提交解决方案需提供团队控制号、顾问ID和题目选择。
报名流程简化:报名流程精简为顾问注册与团队注册两部分。
四、竞赛难度和奖项比例
美赛分为数学建模竞赛(MCM)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两类,共6道赛题:
MCM题型:
A题(连续型):通常涉及物理、工程领域的微分方程与动态系统等连续模型。
B题(离散型):聚焦图论、组合优化等离散结构问题。
C题(数据洞察):需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并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挖掘。
ICM题型:
D题(运筹学/网络科学):分析复杂系统结构与优化路径。
E题(环境科学):关注生态模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F题(政策研究):结合社会科学与量化决策分析。
美赛奖项呈金字塔分布,2025年全球有超过28,000支队伍参赛,奖项比例如下表所示:
奖项等级 | 英文名 | 占比 |
---|---|---|
特等奖 | Outstanding Winner | <1% |
提名奖 | Finalist | ≈1% |
一等奖 | Meritorious Winner | ≈7% |
二等奖 | Honorable Mention | ≈23% |
成功参赛奖 | Successful Participant | ≈66% |
获得高级别奖项(如O奖、F奖)难度较大,获奖比例不到0.5%。评审过程重视创新思维而非结果精度,摘要和可视化质量是核心加分项。
五、参赛价值
参与美赛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国际认可度高:美赛获奖证书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认可度,为留学申请、保研加分和就业增色。许多国际知名高校在录取时会优先考虑在美赛中获奖的申请者。
综合能力提升:竞赛培养了参赛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是一次完整的“问题提出→数据获取→模型建立→结论验证”科研闭环体验。
跨学科交流:美赛促进了数学、计算机、工程、经济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了参赛者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学术视野拓展:通过全英文论文写作,参赛者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升学助力:国内众多高校将美赛奖项纳入保研竞赛加分项,一些学校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竞赛保研”方式获得保研资格。对于海外STEM专业申请,F奖以上奖项也可获得一定优势。
六、备战指南
为在2026年美赛中取得好成绩,参赛团队可参考以下备战建议:
团队组建:理想的团队应由3人组成,形成能力互补的“黄金三角”:建模核心(掌握数学理论与创新思维)、算法实现(精通编程与数据处理)、学术写手(擅长英文学术写作与图表设计)。
知识储备:掌握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预测模型(如ARIMA)、评价模型(如AHP/TOPSIS)等基础模型;熟练使用Python(数据处理)、LaTeX(排版)、Tableau(可视化)等工具。
实战模拟:精读近3年特等奖论文,分析其框架设计;开展2-3次全流程模拟(含选题、建模、写作与计时),提前磨合团队协作。
时间管理:96小时竞赛时间分配至关重要。建议:第1天完成选题与文献综述;第2-3天进行建模与求解;第4天专注于论文写作、摘要精修和可视化展示。
资源利用:充分利用COMAP官网提供的历年赛题及部分优秀论文;文献检索可优先考虑Google Scholar、arXiv等外文学术平台。
美赛不仅是一场智力挑战,更是培养跨学科协作与创新思维的实践平台。2026赛季的竞争预计将更为激烈,唯有精准把握规则、科学分工、深耕模型与表达,方能在全球精英中脱颖而出。
备赛的同学可扫码领取
【2014-2025美赛A-F真题集+数据集+MCM/ICM历年获奖论文集+备赛书单】⇓